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挑战竞赛中的少数民族青年们——第九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侧记

行业资讯 / 2023-02-19 04:22

本文摘要: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唐蓉9月12日,由共青团云南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科协、中科院昆明分院、省社科院、省学联、中国电信云南公司等部门配合主办的第九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昆明举行。本届竞赛,省级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省60所高校的609件作品,作品涉及科技创新和未来工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都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生态环保和可连续生长、文化创意和区域互助等五个领域。

爱游戏app下载ios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唐蓉9月12日,由共青团云南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省科协、中科院昆明分院、省社科院、省学联、中国电信云南公司等部门配合主办的第九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在昆明举行。本届竞赛,省级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省60所高校的609件作品,作品涉及科技创新和未来工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都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生态环保和可连续生长、文化创意和区域互助等五个领域。据悉,经由3轮评审后,共评出136件优秀作品角逐金奖和银奖,其中,44件作品获省级金奖,92件作品获省级银奖,294件作品获省级铜奖,179件作品获省级优秀奖。

此外,云南省将推荐30件作品到场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终审决赛现场的众多队伍中,三个具备浓重“云南民族风”特色的团队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来自澜沧县的拉祜族励志青年热闹的赛场上,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茶鸡共生脱贫互助社项目周围总是围满了前来咨询的人,一位身穿拉祜族衣饰的青年热情细致地向大家解说着。记者与这位青年的对话是从他身上的衣饰开始的,“我和队员们的衣饰都是我妈妈买好布料后自己缝制的,另有我背的这个包也是她亲手做的!”这位青年名叫唐海生,是来自澜沧县富邦乡平安村的拉祜族。唐海生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不仅停留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随着和他对话的深入,一个励志而热血的拉祜族青年的故事徐徐明晰。

1999 年,唐海生出生在澜沧县富邦乡平安村的一个贫困家庭,一家四口的生活全靠几亩茶园委曲维持。自考上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起,所有的学费、生活费都靠自己,三年间,唐海生努力到场各种创业角逐、视频角逐等,去年还获得了国家级励志奖学金。今年上半年,唐海生主动回到富邦乡到场脱贫攻坚事情,入户走访、帮驻村事情队做拉祜语翻译事情、慰问难题群众、领导留守儿童做作业、努力到场抗疫事情……“虽然我到场扶贫事情时间很短,但我更相识自己的家乡,也很想为家乡做些什么。”在乡党委的组织下,唐海生努力组建茶叶专业互助社,一方面临茶农举行科学种养殖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增强与普洱茶企业相同,帮农户打开销售渠道。

唐海生告诉记者,现在富邦乡380户农户(均为建档立卡户)与普洱茶企业签订茶工业互助收益项目资金委托协议,农户户均增收3893元以上。如今,唐海生和他的茶叶专业互助社项目来到了第九届“挑战杯”,“我其时实施这个项目的初心很简朴,就是想反哺自己的家乡,仅此而已。”唐海生说道。

一个团队五个民族,六个青年一个梦想“我们创业团队一共6小我私家,成员来自云南方疆少数民族地域,包罗回、白、苗、傣、汉5个民族,专业配景涉及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会计、资产评估四个专业。”赛场上,来自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勐撒蒿子坝水果种植基地创业团队的向妹凤和记者先容着团队的亮点。这个团队,有来自德宏的傣族,有来自金平的苗族,有来自大理的白族……驱使他们走到一起的,是改变家乡落伍面目的刻意,随着进入高校不停学习专业知识,这样的刻意越来越强烈,勐撒蒿子坝水果种植基地创业团队也日益壮大起来。“云南方疆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奇特,情况优美,本可以过上更富足的生活,但因商务意识淡薄、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低,农产物尺度化水平低,导致农业产值低。

这样的痛点,是激励我们团队做下去的动力。” 团队成员苏婷先容道,“我们的参赛作品主题是‘互联网+绿色农业助云南方疆少数民族地域自主脱贫’,就是为了掩护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国家和云南的生长战略。”这个“民族团队”的展架上摆满了香蕉、芒果、柑橘等农产物,另有芦笙、藤篾鼓凳、手工缝制的民族风挎包等展品,向妹凤先容道,“团队成员都能熟练讲当地民族语言,通过发挥这个优势,可以深入与当地民众交流,动员他们生长尺度化种植绿色农产物、少数民族非遗产物、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物三个方面的产物。

”现在,基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0个,间接动员就业岗位150个,相关产物均已在“一县一品”电商平台上架销售。“希望民族手工艺品随‘一带一路’扬帆起航”赛场上,来自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工坊”团队的展台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手工艺品,既有传统的扎染、民族刺绣等,也有融合创新的民族工艺品,既有来自境内民族的作品,也有在“澜湄五国”国际交流中交换的纪念工艺品。

一位身穿佤族衣饰的青年拿起桌上一个木制的烟灰缸工艺品向记者先容道,“这个工艺品是我们学校来自泰国的留学生在我们事情坊制作的,其时我们用自己做的民族特色工艺品回赠了他。虽然只是交换了小小的民族工艺品,但承载了各国各民族学生交流来往时深厚的友谊。

”“澜湄工坊”团队的成员中有佤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我们实施这个项目注重的是文化交流,一方面团队成员凭据自身专业充实发挥优势,另一方面,因为我们身为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手工艺这些都有强烈的认同感,很想分享给大家,更想通过民族工艺品这个载体促进国际间的民族文化交流。”“我们工坊始终秉持着‘生长民族手工艺,交流民族文化’的宗旨,驻足于‘澜湄五国’,联合一带一路的生长趋势,打造澜湄国家文化直通车。详细来说以云南民族大学的留学生为主要的流传交流前言,举行民族文化流传和手工艺品培训学习,包罗各种民族手工艺品,兼有书法、茶艺、汉语等等。”项目总卖力人唐俊然是一位来自大理的白族女人,“我们以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为主,对当地举行公益性质的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同时就现有的工艺品举行宣传和民族文化交流,并联合当地的民族文化,举行工艺品的二次创作,缔造出富有生活气息的工艺品。

高端工艺品可以作为展品举行展览,还可以作为外来往来的伴手礼。”转载请注明泉源《民族时报》。


本文关键词:挑战,竞赛,中的,少数民族,青年,爱游戏app下载官网,们,—,第,九届

本文来源:爱游戏app下载官网-www.sdhej.com